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全国职教信息 >> 正文

    以赛促学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09 11:05:47 作者:  编辑:管理员    点击:

    作者:聂伟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-中国教育报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09

    日前,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阳开幕。此次赛事共有701名选手角逐砌筑、汽车维修、农机修理、电工、美发、养老护理、育婴、中式面点、餐厅服务、电子商务、茶艺共11个比赛项目。参赛选手中,在职员工和职业院校在校生各占一半。


    近年来,我国各部门、各行业、学会协会、龙头企业等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,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,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,为建设“国家重视技能、社会崇尚技能、人人学习技能、人人拥有技能”的技能型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也高度重视技能大赛,积极组织在校师生参加技能大赛。而今,高水平的技能大赛已成为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色的试金石。


    具体而言,大赛逐渐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普通教育有高考,职业教育有大赛。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表征之一,成为选拔甄别学生的重要渠道。职业教育通过技能大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,密切学校与企业、教学与生产之间的联系,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、深化产教融合、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

    同时,大赛也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大赛,倒逼学校师生学习和掌握生产实践一线的标准、规范、要求等,从而将真实生产中的新方法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标准引入到教育教学和课程教材中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,将岗位要求、课程资源、大赛规范以及职业证书有机融合,凸显了职业教育求真务实的特征。正因于此,大赛日益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检验的重要标尺,成为评价学生素质、学校办学水平乃至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。


    如今,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掣肘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,背后的原因是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。相较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,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数量众多的技能型人才。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加快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。客观来看,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相对不足,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。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中,技能型人才占比相对不高,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,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,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
    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职业教育发展,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。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,在加快实现现代化、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,农村始终是短板、是弱项。在高技能人才的区域分布上,亦是如此。高技能人才更多集中在加工和生产制造领域,而非乡村振兴领域。涉农高技能人才尤其稀缺,成为掣肘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。据预测,到2025年,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人才缺口超过1000万人,养老服务及婴幼儿照护人才缺口超过600万人。


    而培养数量充足的高技能人才,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职业院校要不断完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,增强专业课教师素质,丰富课程资源,及时更新教材内容,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社会服务能力。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围绕农村、农业、农民发展,因地制宜设置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或方向,扩大专业数量,增加招生规模。不断推动传统专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涉农专业教学,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专业改造,赋能新农人的发展。


    职业院校也要推动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含金量高的赛事,多深入生产一线,跟岗挖掘生产实际的标准、要求和规范等,使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有源头活水。将课堂教学拓展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,通过大篷车、小马扎、大喇叭、微视频等形式送教下乡,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。创新教材形态,用数字教材弥合生产实践和教育教学之间的鸿沟,及时将技术革新等反映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,吸收到学生的学习材料中。


    总之,职业教育要通过技能大赛、实习实训、中国特色学徒制、现场工程师等多种形式,在实干中育人、在乡土中历练,培养一大批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,培养一大批“懂农业、喜农村、爱农民”的乡村振兴人才,将职业院校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和主阵地。


    (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)


    作者:聂伟


    《中国教育报》2024年05月09日第2版 版名:评论·时评

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
  • 山东省学校安全问题"随手拍"
版权所有@菏泽家政职业学院|地址:山东省单县开发区学院中路|招生办公室:0530-4682038,4682198 |党委办公室:0530-4682009,4682004|鲁ICP备12013444号

鲁公网安备 37172202371979号